cicmu 发布
2018年12月11-12日,清迈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清迈府教育厅及南邦噶拉娅尼学校孔子课堂成功举办为期两天的2018年泰北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本期培训吸引了任教于清迈、南邦、南奔及周边府中小学的65名本土汉语教师报名参加了培训。
清迈大学龙姆副校长(Mr.Rome Chiranukrom)、清迈府教育局民校教育处段猜主任 (Mr.Dhwatchai Chaikan)、南邦噶拉娅尼学校尼琅冬校长(Mr.Nirandon Muensuk)、清迈职业学院宋班副校长(Mr.Sombat Naluang)、清迈孔院泰方院长马如宝(Mr.RienLoveemongkol)和中方院长沈毅、孔子课堂泰方负责人李美兰(Ms. Pattamaporn Indarwong)及中方负责人何婧等出席开幕式。
龙姆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自己刚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期间充分感受到了孔子学院大家庭“包容、创新、多彩”的特色,并对汉语及中国文化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清迈大学作为泰北地区重要的汉语高等教育基地,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清迈孔院的建设和发展,和中方一起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汉语人才,共同推动中泰之间的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
段猜主任表示,无论是在贸易还是教育方面,中文已成为泰国各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语言之一。因此,有必要提高泰国青年的汉语能力,加强汉语运用能力,进而增强泰国人民在国际舞台上的能力,迎接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帮助参训本土汉语教师巩固提高中文教学技巧,有效地运用汉语教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汉语教学。
沈毅院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汉语教学的“本土化”是真正提高汉语教学的根本和基础,清迈孔院将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内涵特色发展,创新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形式,主动融入当地,为清迈及泰北的本土师资培养和培训做出新的贡献。
本期培训设有专家讲坛、中国文化体验、汉语教学讨论及教案设计、汉语教学技能演示等环节。
云南师范大学的魏红教授结合在泰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为学员们做了题为《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设计》讲座,帮助学员们查漏补缺、完善教学设计步骤,增强了学员们的理论知识。郝朴宁教授的《基于跨文化理解的中国古诗欣赏》讲座,则从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及其文化寓意的角度入手,从跨文化的视角引导参训老师们领悟中国古诗词之美并分析诗词背后所蕴含的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体验环节,授课老师设计了书法体验、中国结和灯笼制作。体验结束时,参训老师们依旧兴致盎然,意犹未尽,纷纷希望在增加体验项目。
12日上午,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高薇、牛亚凡老师各自带队,围绕课程为参训教师们开展了暖场互动、分组讨论、集体备课、说课及试讲,并组织学员们推选出4位代表老师参加下午的教学技能展示。
在最后的教学技能展示中,4位老师凭借出色的汉语口语、认真的教学态度、活泼的教学方式博得阵阵掌声。来自蒙福学校(Montfort College Primary School)的郑萱妮老师(Miss.Phakaorn Techadamrongthum)在众多老师中尤为瞩目,其授课注重精讲多练、师生互动,且方法多样,受到现场老师欢迎。郑老师在教学展示结束后说:“我很喜欢这样的培训,可以让老师们相互学习,我们更会教汉语,学生才能学好汉语。”
闭幕仪式上,南邦嘎拉娅尼学校孔子课堂为4位教学展示老师赠送了汉语教学书籍,沈毅院长和何婧课堂长分别为参训老师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清迈大学孔子学院立足清迈、服务泰北,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做好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活动推广工作,协同创新全力开创一条集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推广、汉语水平考试三位一体并极具“汉语+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汉语传播之路。
供稿:清迈孔院/南邦课堂
撰稿:何婧 窦体乾 供图:张欢 窦体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