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mu 发布
7月23日上午,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应清迈大学校长尼维·斯南塔奇教授(MR.Niwes Nantachit)邀请,向尼维校长教授了书法。
清晨,在久违的细雨中,书法课在清迈大学行政楼会议室开始了。孔院杨老师首先向尼维校长讲解了握笔姿势及运笔手法,之后铺开宣纸,开始讲解点、横、竖、撇、捺的写法。尼维校长手握毛笔,一笔一划地跟着杨老师练习。接着,杨老师教尼维校长写了“南欧”、“张元兴”。校长一遍一遍地练习,不住的皱眉感觉很难,但却在每次写完名字后露出满意的笑容。校长认真的练习也让孔院杨老师不停的称赞,运笔手法逐渐娴熟,虽然写横笔的时候顿笔回收还有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慢慢练习便会写得越来越好。
为什么要学习“张元兴”、和“南欧”呢?其实,“张元兴”是尼维校长的中文名,而“南欧”则是尼维校长的家乡。事实上,尼维校长是第二代华裔,祖先是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南欧村。尼维校长学习书法的原因由来已久,之前收到中国人送的字帖,觉得里面的书法很漂亮,想要学习却一直抽不出时间。而就在不久前,南欧村建了一座华人华侨博物馆,尼维校长作为杰出华裔,博物馆将介绍校长的相关背景,借着这样的机会,尼维校长也开始学习书法。
1个多小时的书法教学很快就结束了,尼维校长表示写书法真的很难,需要集中注意力,专心认真,静下心来,多练习才能写得好。尤其是握笔的姿势,要掌握技巧,不能握得太高也不能握得太低,不然墨会往下滴,撇和横的顿笔也是难点。虽然难,但他希望继续和孔院的老师学习书法,自己也会在空闲时间勤加练习。
清迈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清迈孔院十三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汉语人才,清迈孔院将进一步立足清迈大学,加强与清迈大学的合作,为广大师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